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「保護沉船日—2025水 下文化資產活動計畫」之「水下文資講座」活動簡章

活動簡介
臺灣四面環海,海上交通自古繁盛,歷代來往商船、軍艦、漁船及外來船隻
在臺灣周邊海域留下豐富的沉船遺跡。這些沉船不僅見證了臺灣在東亞海域的歷
史地位,更承載著貿易、戰爭、移民等多重歷史意義,是極具學術與文化價值的
水下文化資產。政府依據《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》,針對具歷史、文化、藝術、科
學價值之沉船,進行調查、記錄與列冊登錄。
「保護沉船日」之設立,旨在藉由一年一度節日的儀式感與氛圍,喚起社會
大眾對水下文化資產之關注與認識。而透過多元且富教育意涵之系列活動,大眾
能夠深入理解列冊沉船的歷史價值與保存意義,進而培養全民文保意識,共同守
護水下文化資產。「水下文資講座」為保護沉船日系列活動之一,共計辦理四門
講座課程,將邀請深耕水下考古領域之專家學者親自授課,以深入淺出方式引領
大眾認識水下文化資產,適合各領域對水下文化資產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參與。

辦理單位
主辦單位: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—
國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
合辦單位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
協辦單位:澎湖縣政府
ImgDesc
瀏覽數: